2025年3月29日下午,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校赛在5号教学楼进行现场答辩,我校报名 129 项,提交作品 75 项,经形式审查,有效作品 72 项。经学校组织评审,本科生组共 28 项作品获奖,研究生组共 8 项作品获奖。其中一等奖 7 项,二等奖 9 项,三等奖 9 项,优秀奖 11项,具体名单公示如下。
公示期2025年3月29日到2025年4月2日。如有异议,请在公示期内联系校赛组委会。请以实名方式,以便于核实、反馈有关情况。
联系电话:027-81977191
办公室: 明辨楼107
(上午8:30——11:50;下午14:00——17:30)
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
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校赛组委会
2025年 3 月 29 日
附: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获奖名单
作品名称 | 作品编号 | 奖项 |
数字技术诱发的制造业能源回弹效应分析 | ECC-2025-08995 | 一等奖 |
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| ECC-2025-11064 | 一等奖 |
面向零碳校园的碳计量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调研报告——以湖北某高校为例 | ECC-2025-11439 | 一等奖 |
数字技术进步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 ——基于2011-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| ECC-2025-04710 | 一等奖 |
供应链改革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——来自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| ECC-2025-11251 | 一等奖 |
政府数字治理能否促进地区绿色转型?——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| ECC-2025-03226 | 一等奖 |
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对城市碳回弹效应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”低碳城市试点“和”宽带中国“双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| ECC-2025-08816 | 一等奖 |
生成式智能体驱动的人类行为能耗建模——面向个人碳账户的数据困境破局 | ECC-2025-14168 | 二等奖 |
气候变化风险对企业ESG影响的路径研究 | ECC-2025-02899 | 二等奖 |
《校园近零碳建设下关于大学生低碳饮食的调研报告——以武汉市高校为例》 | ECC-2025-17049 | 二等奖 |
智慧限速,绿色通行:零碳校园交通治理新路径 | ECC-2025-04550 | 二等奖 |
Can market-orient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chieve the synergistic reduc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? Evidence from China’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| ECC-2025-08181 | 二等奖 |
武汉城市圈碳源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及碳平衡分区 | ECC-2025-04669 | 二等奖 |
旅游产业与减污降碳协同演变与影响因素 | ECC-2025-14659 | 二等奖 |
农村电商试点政策对县域碳排放的意外影响 | ECC-2025-04085 | 二等奖 |
乡村振兴、城乡融合与农村碳排放:基于倒U型关系及调节效应的考察 | ECC-2025-18472 | 二等奖 |
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| ECC-2025-06449 | 三等奖 |
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能源转型的赋能效应研究——基于2010-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探讨 | ECC-2025-18001 | 三等奖 |
基于专利文本挖掘与LDA 模型的绿色金融产业关键技术识别研究 | ECC-2025-18809 | 三等奖 |
智慧布局、轻松充电——武汉市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空间布局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 | ECC-2025-13736 | 三等奖 |
“1+n模式下-新能源汽车碳积分核算云平台 | ECC-2025-07809 | 三等奖 |
智光云翼——智能光伏监测系统 | ECC-2025-26317 | 三等奖 |
新质生产力能提高交通碳排放效率吗?--来自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 | ECC-2025-23388 | 三等奖 |
上海原油期货的离散上涨对全球石油市场意味着什么? | ECC-2025-19190 | 三等奖 |
向新逐质而进,低碳赋能新空间:“双碳”背景下武汉市体育公园居民健身游憩影响因素与低碳优化路径研究--基于武汉八大体育公园的社会调查 | ECC-2025-06732 | 三等奖 |
《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》 | ECC-2025-03881 | 优秀奖 |
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碳公平驱动机制——基于武汉都市圈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与人均碳排放的时空分析 | ECC-2025-05735 | 优秀奖 |
双碳战略下低碳生活方式转型的意愿与影响因素——基于绿色健身新模式的研究 | ECC-2025-14011 | 优秀奖 |
产业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影响研究 | ECC-2025-15137 | 优秀奖 |
考虑日分类注意力的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方法研究 | ECC-2025-16313 | 优秀奖 |
水上光伏发电潜力评估及其负面效应——以湖北省为例 | ECC-2025-21239 | 优秀奖 |
中国徒步活动网络关注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| ECC-2025-01930 | 优秀奖 |
园林废弃物到能源闭环供应链的体系构建与可持续性—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| ECC-2025-06695 | 优秀奖 |
基于行为与空间耦合的高校宿舍能耗特征及节能策略研究 | ECC-2025-18136 | 优秀奖 |
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企业ESG的影响研究--来自中国2009-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| ECC-2025-04372 | 优秀奖 |
绿色信贷政策如何推动城市低碳转型?——基于资源型城市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 | ECC-2025-10938 | 优秀奖 |